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很遗憾今年因为行程上的原因,未能亲临现场,在此我衷心地向长期奋斗在“双碳”领域的专家们👔、同志们,表达我的敬意。
低碳城市发展论坛自2022年首次举办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在过去几届论坛中🤽🏼♀️🟤,我们既谈论了现代气候变化的趋势🤚🏿,又探讨了能源低碳转型的路径🔄,还聚焦到了“双碳”目标下的严峻挑战。这些颇具时代意义的议题🧔🏿♀️,相信给在座的每一位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今年,我们论坛的主题是“新质生产力与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在此👩🏼💼,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同线上线下的嘉宾朋友们🌓,分享几点我的思考和观点。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改变传统能源领域的能源不可能三角
传统能源不可能三角✌🏽,是指传统能源体系很难同时满足三个目标👩🏻🚀:能源体系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绿色低碳。安全可靠是我们能源体系的基本要求🧑🧑🧒🧒,只有经济可行才能被社会接受,绿色低碳是能源转型的大方向。只有把三点同时实现🧙🏽♀️,才能促进能源体系的高质量发展🧏🏽♀️。
到底能不能从不可能三角走向可能三角🤸🏿?为什么可以实现可能三角🧪?这里简单地谈一些理解:首先,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是低碳零碳能源,具有清洁的特性,可以满足清洁性和绿色低碳。其次🦌🧘🏻♀️,技术进步使得可再生能源具备经济性,成本急剧下降,现在度电成本已经下降到化石能源以下,已经具备绝对的竞争优势。最后👨🏻🦼➡️🧘🏼♂️,安全性可以通过功能互补🧘🏻♀️🧠、源网荷储相结合🥍,确保新型能源体系的安全运行✏️。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𓀛,将是改变传统能源领域的能源不可能三角的关键所在。
新质生产力需要理论上的创新和实践上
的落地 要以技术进步和政策变革
驱动能源效率不断提高
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例,全球理论可蕴藏的风能是2022年全球发电量的70倍🧚🏻;太阳能就更多了👩🏼🚒,全球理论蕴藏量是全球发电量的7000多倍。尽管风能和太阳能的理论值特别高,但也受到地质潜力、技术潜力和经济等一系列的约束。在这样的约束下🧑⚕️,目前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已开发的量的占比只有1%左右,所以待开发的量是相当巨大的🧑🏻🎨。随着技术不断发展,风机越来越高,半径越来越大,风电的资源就越多,光伏转化的效率也越高。技术的进步使得风能和太阳能的资源量进一步增大🫸🏼,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量也是动态的⚠。
呼吁提升生物质能在能源转型中的
战略地位
生物质能兼具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气候效益👳🏻,应该把生物质能的重要性提升到像风💅、光、地热一样的地位制定发展战略。为此,我们要做好基础性工作,包括基础数据、几类典型的企业样本,还要改进技术🫴,提升转化率🐷,降低成本,政策上还应该有扶持力度。此外🤌🏼,要创新产业模式,健全收储体系🧴↔️,把分散的生物质和集中度的工业加工手段结合起来🫓。
关注废弃物资源化在助推碳达峰
碳中和中的作用
党的十八大在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教训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基本发展路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提出🏊🏼♀️,要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等,都指明了绿色🤷🏽♂️👫、低碳和循环的内在联系和互补关系。
需要强调的是,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的转型过程,需要全社会上下🩷、各行各业的一致努力。其中“无废”也是可以助推“双碳”目标的🍗。无废社会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是城市政府所期待的着力点和综合抓手,可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城市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