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立足富煤贫油少气的基本国情,按照国家“双碳”工作规划部署,增强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
做好“双碳”工作,能源行业如何把握好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怎样实现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全国两会期间🧏♀️,中能传媒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章建华🧒。
中国电力报:“十四五”是碳达峰关键期、窗口期,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效与经验🧏?
章建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能源绿色低碳发展是关键。“十四五”以来🚴🏽♂️,能源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源领域落实碳达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我们以5.2%的能源消费总量增速支撑8.1%的GDP增速🕠。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5.5%,较2020年提高1.2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降至56.0%,较2020年下降0.9个百分点。
非化石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我们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乌东德💆🏽♀️、白鹤滩、两河口等一批重大水电项目投产运行,装机规模约1亿千瓦的沙漠、戈壁、荒漠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建成投产👨🏿。2021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水电💪🏼👨🏼🚒、风电🏋🏿、光伏装机均超过3亿千瓦🥠。
能源转型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全球首个投入商用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并网发电,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等稳步实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统筹能源安全和转型发展,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2️⃣、通盘谋划,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科学把握降碳节奏🚵🏻,保障能源供应📏,确保安全降碳。另一方面🌝,要推动供给侧和消费侧双向发力,充分发挥消费侧转型对减碳的引领作用🔁,加大供给侧清洁能源供应对减碳的支撑作用✋。此外,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建设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加强能源转型政策制度供给。目前👨🏼🦱🫓,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方面制定了能源领域碳达峰系列政策👨🏿🦰,正在陆续印发实施🙍🏽。我们将继续推进能源转型目标任务有力有效落实,统筹做好碳达峰相关工作,推动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中国电力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能源工作将如何落实这一要求,把握好能源发展和安全的关系🛌?
章建华🍿: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今年的能源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能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支撑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做好落实工作。
一是全力保安全👲🏿。保障能源安全是国家能源局的首要责任和使命♿️。2022年的工作重点是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弹性。增强煤炭供应能力,强化煤电支撑作用🧑🏿🏭🧜♀️,发挥好煤炭🦶🏽、煤电在能源供应体系的基础和兜底保障作用。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油气田安全满负荷生产,加快储油储气设施建设🎓。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余缺互济,提升电力系统弹性🧵,全力保障生产生活用能。
二是有序推转型👦。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供给,加强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优化组合,加快构建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一方面🏃🏻♂️,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推动第一批1亿千瓦规模基地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快第二批基地项目组织🕗;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建成白鹤滩水电站👣、福清6号等一批重大项目🏌🏼。另一方面,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统筹推动煤电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发挥煤电调节性作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
三是大力促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技术攻关,锻造可再生能源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长板,推动5G🦻🏼、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提升能源产业现代化、清洁化水平🤗,保障能源供应链安全。
中国电力报:改革创新是做好能源工作的根本动力😝。推进能源转型变革🤘,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
章建华:当前👩🏻,能源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在于统筹能源低碳转型和安全保障机制,纵深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促进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电力体制改革方面🧝🏿♂️,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各层次电力市场协同运行🧝👩🎤、融合发展,统筹推进电力中长期🧑🦼、现货和辅助服务交易⛄️,培育多元化电力市场主体➿,深化配售电改革,研究与新型电力系统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油气体制改革方面,要增强国内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发挥好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保供稳价主力军作用🚶,深化油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推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公平开放🧑🏿,明确新进入主体保供责任。引导和推进省级管网以市场化方式融入国家管网公司。健全油气行业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合同化、市场化保供机制🧑🏽🚒。
统筹能源低碳转型和安全保障机制方面🔦🌍,要健全能源储备体系,完善能源预测预警机制🦸🏽♀️⚂,健全清洁能源市场化发展机制,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
中国电力报👁🗨: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第一动力作用?
章建华💐: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十四五”是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的关键时期🚍。更好发挥科技创新在支撑引领能源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国家能源局将从健全创新协同机制↪️、完善创新平台体系、推动成果示范应用、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优化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科技国际合作六个方面发力🏊🏿🛌🏻,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步伐😉,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紧扣科技创新抓好“两个关键”。一是突出机制建设📒,依托能源领域优势企业布局设立一批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健全激励措施,以打通创新链和价值链为导向,构建开放合作、共创共享创新生态圈。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发挥能源央企技术装备短板攻关主力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加强能源技术创新,支持由企业牵头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等发起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能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创新对接融通🔰。
面向市场打通“两个通道”🤜🏽🧗🏻。一是打通成果示范应用通道,完善能源技术装备首台(套)政策🧜🏽♀️,鼓励地方制定细化支持政策🧔♂️👱🏼♂️,研究建立能源产业技术装备推广指导目录,向市场推广经过示范验证的先进能源技术装备。二是打通一体化创新通道📯,坚持能源标准化与技术创新、工程示范一体化推进🤱🏿,大力推进能源标准国际化,进一步推动技术标准交流合作和中外标准互认🙍🏻♂️,支持能源企业及标准化机构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
中国电力报:2022年是乡村振兴全面展开关键之年,国家能源局将从哪些方面着手,确保农村能源转型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积极稳妥推进💇🏼♀️?
章建华:当前我国城乡用能水平仍存在差距,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将保持较快增长🏺🧛🏽♀️。2022年,国家能源局将重点推进农村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地区用能质量和用能水平,推动新能源成为农村地区的支柱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统筹利用中央预算内资金、企业自筹资金,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作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脱贫地区,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建设及改造,加快补齐局部地区电网薄弱短板👱🏿♀️,在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需求的同时,满足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需要👩🏿⚖️。
大力推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千家万户沐光行动”🧑🎄🕧,打造农村清洁能源支柱产业👩,继续在北方重点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展冬季清洁取暖,探索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支持农村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积极推进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综合利用项目,在农业产业园、有条件的村镇建设风💂🏼♂️🧦、光、生物质、储能等多能互补综合利用项目,因地制宜推广农村微电网🦽、微能网,提高用能效率和综合收益。实施“户用光伏+储能”试点项目,推动农户低碳零碳用电,实现用电自给自足🀄️。(转自《中国电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