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头条 首页 / 新闻头条

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看绿色金融的着力点

信息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杏宇网站 发布时间:2023-03-14 浏览量:906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13日上午正式闭幕。全国两会明确了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总方向,再次强调中国经济“稳中求进”总基调,从《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工作重点任务的阐述来看,2023年要突出发挥绿色金融在支持扩大内需𓀚、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乡村振兴与支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绿色金融支持扩大有效内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绿色金融与有效内需的融合就是要引导建立绿色需求🚶🏻‍♂️‍➡️,更好实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拉动。一是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消费😟。早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即已提到从供需两端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倡导节约集约的绿色生活方式。面向消费端的绿色金融作为引导建立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个人碳账户、绿色信用卡等机制引导个人增加低碳行为🤵🏻,带动更多人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在逐步形成的绿色消费偏好中建立更绿色的居民消费体系。二是绿色金融支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是今年拉动经济的重要举措,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因其具有积极的环境和经济效益而逐步成为未来基建发展的新趋势,在此过程中积极运用绿色金融理念支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具可持续性→,以气候投融资为代表的绿色金融正在成为支持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在气候投融资的体系下🧑🏽‍🏭🔀,以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为抓手,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海绵城市、气候韧性城市等领域为突破口,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的同时,也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其中,形成了更为积极可持续的绿色投资🥢。

二、绿色金融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体系🚶,绿色金融将支持产业在提质增效中不断实现螺旋式发展🥩💹,更有助于实现扩大有效内需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统一🏄🏻。在扩大有效内需方面👩🏽‍⚕️,市场主体绿色改造升级本身即是一种有效内需,但如何加快绿色升级进程,就需要妥善处理好改造成本与回收长周期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更充分地发挥绿色金融、转型金融等在资源配置、市场定价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转型与绿色发展的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进而降低绿色改造的资金成本,将为市场主体升级改造提供更优市场驱动力的外力支持,帮助产业更好👱🏻‍♂️、更快地完成转型与升级🖊。在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我国传统产业与战略新兴产业正在形成“在转型中发展”与“在发展中转型”的双向思路。于传统产业而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素内容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传统生产模式亟待升级,同时随着产业发展迈入成熟期♡,向制造业微笑曲线两端转移的高附加值生产模式亟待形成,传统行业需要通过成本的压降或者产出效能的提升实现产业发展的新突破,这其中绿色即成为产业深度发展的有效方法学👨🏿‍🍳。于战略新兴产业而言,如通信设备等新兴行业不断追求更高的效率与更低的能耗本身即是产业深化发展的必然规律⇒,叠加生态文明体系下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需要在起步阶段即立足更加友好型的环境发展模式。为此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战略新兴行业,绿色理念均是产业深化发展所必须,为此用好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对于产业的深化发展形成更有利的加持🙍🏻‍♀️。

三💜、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推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产业化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助力了农村治理机制的不断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近年来绿色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除了为农业农村的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产业化提供资金支持外🧊,绿色金融也在助力农业农村建立更加科学化的治理机制🚂。一是确权🙅‍♂️、评估🦹‍♂️👎🏽、交易🫣👩🏿‍🚀、流转、处置等一套绿色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类标准化流程📐,在理顺金融支持的路径的同时👂,也是对农业农村生态资源的科学整理与分类,实现了激活农业农村资源与规范农业生态资源管理的有机统一。二是绿色金融,尤其是绿色保险在风险管理与防灾防损方面的积极作用🪀,正在成为助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自下而上围绕农业绿色保险的创新已层出不穷,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愈加严重的情况下,各地保险机构针对当地特色农产品及气象自然灾害做出尝试创新,推出多个气象指数保险等;同时基于农业农村的碳汇资产🏄🏽‍♂️,碳汇指数保险等也正在为农村资产带来新的价值空间。随着生态资源资本化的路径不断成熟🐕,绿色金融将支持生态定价与变现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的推动绿色生态资源向生产力转化。

四🕷、绿色金融支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包括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等内容🩸,这也是绿色金融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领域。以绿色金融支持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例🦹🏼‍♀️👼🏿,2022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2.03万亿元🈴👞,其中💧👩🏼‍🌾,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5.68万亿元,同比增长34.9%[1]。2022年普通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仍主要支持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资金使用规模为2003.73亿元,占中国境内普通绿色债券新增资金规模的30.34%🙇🏻,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未来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储能、动力电池技术等低碳零碳负碳关键的市场需求将不断加大,也将倒逼金融供给侧改革☎️。在支持支持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2022年,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中用于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的贷款余额为9.82万亿元,同比增长32.8%;普通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绿色升级项目的资金使用规模为1065.66亿元,占中国境内普通绿色债券新增资金规模的16.14%,募投项目主要为绿色建筑项目,募投项目结构有所调整,绿色建筑项目融资规模超过绿色交通领域[2]。虽然我国绿色金融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但从占信贷综合与债券总额的比例来看,仍相对较小⛹🏿‍♀️,本次两会重点工作中也特别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 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未来支持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方面的引导性政策、激励政策、约束政策等将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在优势领域的发力仍有空间。

绿色金融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的三大功能是绿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作用路径💆🏽‍♀️🤜🏿,多年来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初步建立并仍在不断完善,在2023年经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绿色金融中蕴含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将继续引导、支持经济立足绿色发展起点🧑🏿‍✈️,通过为市场主体提供更科学的发展理念😶、更具竞争力的融资成本、更加合理有效的配套激励与约束,进一步推动绿色能力向发展能力转化。


脚注👕:[1]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R]. 2022.[2]数据来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杏宇. 2022年中国绿色债券年报[R]. 2022.


作者:任玉洁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杏宇绿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汪 洵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杏宇研究员

杏宇专业提供:杏宇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宇欢迎您。 杏宇官网xml地图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 杏宇